◆ 北殿二樓 ◆

北殿二樓主祀
三寶佛
【釋迦牟尼佛】

釋迦牟尼為佛教始祖,也稱「如來佛」、「世尊」;「釋迦」為德充道備堪濟萬物之意,「牟尼」則意謂寂默;「如來」象徵法身常住不動,金剛經謂:「無所從來,無所從去,故名如來。」;「世尊」為佛號之最高者,淨影大經疏載:「佛俱眾德,為世欽尊,故號世尊。」;民間則一般尊稱釋迦牟尼為「佛祖」。

西元前六二三年,中印度僑薩羅國迦毘羅衛城城主淨飯王及王 后摩訶摩耶,結婚二十餘年始獲一子,取名悉達多。王子二十九歲時,偶出遊,見生老病死,深悟世間無常,便決心放棄將繼承的王位,出家追求無生無滅的境界。 三十五歲時,於菩提樹下大悟,與五比丘(最初奉命陪伴王子修行的五名侍衛,後來在鹿野苑修行為五比丘)組成最早的六人僧團,開始說法傳教,終而成就了影響 世界深遠的佛教。

寺廟中常將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琉璃光佛同祀,稱「三寶佛」。

三寶佛
【阿彌陀佛】

阿彌陀佛原來為一國王,自悟道後便拋棄王位出家,為「法藏」比丘,發四十八大願,願佛國國土清靜莊嚴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。得道成佛後,號「阿彌陀」,歷經十劫而成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。

阿 彌陀」梵語為「無量」,包含有「無量壽」和「無量光」之意,因此阿彌陀佛又稱「無量壽佛」或「無量光佛」。無量壽經載阿彌陀佛共有十三個稱號:「是故無量 壽佛,號無量光佛、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對光佛、燄王光佛、清淨光佛、歡喜光佛、智慧光佛、不斷光佛、難思光佛、無稱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。」

玄藏法師譯「佛說阿彌陀經」記:「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,號阿彌陀。彼土何故名為極樂? 其國眾生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」又同:「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,無所障礙,是故號為阿彌陀。彼佛壽命及其人民,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故名阿彌 陀。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一心不亂,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;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 土。」

今日信眾誦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名號,即是本於「佛說阿彌陀經」,求「心不顛倒,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」之意。

三寶佛
【藥師琉璃光佛】

藥師琉璃光佛為東方琉璃世界的菩薩,修行時曾發十二大願,要消除眾生病苦,令一切所求皆得滿足。

玄藏法師譯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」載,佛陀告訴文殊菩薩:「東方去此,過十殑伽沙(恆河沙,代表難以計數)等佛土,有世界名淨琉璃,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。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,本行菩薩道時,發十二大願,令諸有情,所求皆得。」又說此東方佛土與西方極樂世界同樣美好: 「琉璃為地,金繩界道,城闕宮閣,軒窗羅網,皆七寶成,亦如西方極樂世界,功德莊嚴,等無差別。於其國中,有二菩薩摩訶薩:一名日光遍照,二名月光遍照, 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,次補佛處。」此處提到,「日光菩薩」和「月光菩薩」為東方琉璃世界無數菩薩眾之首,協助藥師琉璃光佛宣法;另外佛經中亦提到, 藥師琉璃光佛說法時,有十二名藥叉(夜叉)大將也參加了法會,而成為護持佛法的善夜叉。

民間一般常認為,藥師琉璃光佛是「醫藥菩薩」或「藥王菩薩」,而將所購買甚至就醫所得藥品於佛前祭拜後服用,認為更有效力;其實藥師佛所發的誓願,並非只是 解除身體的小病痛,而是要消除一切眾生的大苦惱。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」載,藥師如來為了「除滅一切眾生苦惱」入定後,在亮光中演說「大陀羅尼咒」,說完後大地震動,放出大光明,一切眾生病苦皆除,過著安祥康樂的生活。

北殿二樓挾祀
【十八羅漢】

在佛教系統的寺廟,或佛道融合的民間信仰中心,常可見佛殿兩側列有「十八羅漢」像,各有不同造型與動作;究竟十八羅漢是源自何處的神祇,其身分與名號又為何?

在小乘佛教所修的解脫道中,聽聞佛的言教而修持四諦、三十七菩提分,至最高果位不再輪迴生死者便成為「阿羅漢」,簡稱「羅漢」;不過在小乘佛教中,羅漢是自求出世而不求成佛、成菩薩的聖者,這和民間信仰裡永住世間濟度眾生的羅漢形象又有些不同。

宋代以前,佛寺所繪塑羅漢像僅見「十六羅漢」。難提蜜多羅尊者所作「法注記」便詳列有:賓度羅跋羅墮尊者、迦諾迦伐蹉尊者、迦諾跋釐惰闇尊者等「十六羅漢」名號,均為佛陀的弟子;宋以後,才有「十八羅漢」的造像。

民間傳說,十八羅漢即:彌勒尊者(布袋和尚)、達摩祖師、目蓮尊者、梁武帝君、志公禪師、降龍尊者、伏虎尊者、飛杖尊者、獅子尊者、長眉尊者、開心尊者、洗耳尊者、弄鈸尊者、戲笠尊者、進花尊者、進香尊者、進燈尊者、進菓尊者。